敦安專欄
滿18歲可自主結婚,妳準備好了嗎?青春期獨特大腦告訴妳的答案是…
升高一女孩由母親陪同看診,女孩哭得唏哩嘩啦,旁邊媽媽一邊安慰她說「沒關係,沒有懷孕就好了!」一邊向我說明「她最近發現男友居然讓另一位女孩懷孕,讓她很受傷,原來她是小三…」
還有一名20歲女孩前來就診,已是二個孩子媽媽,不論春夏秋冬,永遠穿著長袖襯衫遮住雪白手臂上自傷的痕跡。因現實生活環境,懷孕生子後無法去上學,只記得這二年每天都得替小孩換尿布,丈夫經常拋下她一人在家中,與丈夫爭吵已是日常,還要艱難地應付家庭開支。但又在社群網站上,時常看到自己國中同學在上大學,生活多采多姿…每次來診都是抱怨遺失的青春…
日前行政院將討論多項涉及青年權益下修18歲的法案,主要是將民法成年年齡調降為18歲,同時也將男女訂婚與結婚年齡統一,訂婚為17歲,結婚則為18歲。最快2023年上路,屆時男女18歲成年後即可結婚,不必像現在雖滿18歲、想結婚還須經法定代理人同意。
先來看看西方社會轉變
長期研究婚姻相關議題的馬里蘭大學社會學教授柯恩(Philip Cohen)在2018年發表一份關於離婚的研究。數據顯示,美國離婚率在2008年到2016年下降18%,整體離婚率下降原因之一是:和過去相比,美國已婚人口結婚時年紀更大,受教育程度更高,這些人離婚的機率愈小。
「婚姻愈來愈成為是一種地位、成就,而不是隨心所欲而為」,也顯示年輕一代對婚姻的態度更謹慎。
柯恩研究顯示,1990年以來,45歲以下離婚率下降,而45歲以上離婚率仍上升。可能的原因是1960年代開始,人們對婚姻的期望改變,期望婚姻和個人發展(self-development)能齊頭並進,如果兩人無法有共同興趣或成長,很可能尋求離婚。
事實上,二、三十歲美國人正在將結婚生子的時間點往後推。根據人口普查數據,美國女性平均初婚年齡為27歲,男性為29歲;在華盛頓和紐約等城市,平均初婚年齡甚至更高。探究原因,是教育程度更高、職業更有成就、財務更穩定後,人們才考慮結婚。
醫學如何看待18歲?「性」演化改變已是不爭的事實
- 性生理早熟:10~20年以前,女孩小學5~6年級乳房才開始發育,但是現在越來越多女孩7~8歲時乳房就開始發育,顯示女孩性早熟趨勢。越來越多家長就診的困擾,面對家中小學四、五年級女孩時,一會兒跟她們玩玩具、一會兒又得跟她們溝通青春期可能發生事情及該注意避免危險的行為。男生方面,2012年研究發現,現在男孩比前一個世代的男孩性成熟時間提早半年到兩年左右。高脂肪及精緻食物等高營養飲食,似乎是造成性腺早熟最主要原因,家庭壓力與環境中的塑化劑可能也都有影響。
- 「腦區發育不一致」造成青春期「中二」氣質延長:最新腦科學研究顯示,大腦邊緣系統(加油功能)和前額葉皮質(煞車功能)二部分腦區成熟時間不一致。邊緣系統和情緒有關,青春期時已完全成熟,生龍活虎、不怕冒險,但讓他們也比較容易接受及適應新環境。而負責理性判斷和控制衝動的前額葉皮質,則延遲到24~25歲才會發育完成,這部分屬於心理成熟。若以傳統青春期定義,國中開始(12~13歲)到高中結束(18~19歲)大概6~7年。但現今醫學證實,生理成熟提前2~3年,但心理成熟延後6~7年完成,這段「大腦發育不一致」時期越來越長,代表青春期歷程延長10~15年。「中二」特質提早發生卻延後結束,這種「想要獲得來自同儕認同又想與眾不同」覺得自己長大要脫離家長,甚至自組家庭的欲望愈發強烈。